2)第121章 驻兵喜峰口 二更_回到明末去当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暂时编到了总兵官刘肇基的麾下。

  刘肇基原来是卢象升手下的总兵,奉命驻守渔阳,皇太极这次纵兵京畿,刘肇基的7000人马只剩下几百人,渔阳也丢了。杨廷麟又给他补充的人马,加上林毅的一千人,现在他这个总兵官直接调度指挥的也不过3000人。

  刘肇基带着林毅等3000人马驻扎在城外,清扫战场,打理战利品,数日之后,各地的勤王,姗姗来迟,凑在一起,也有十多万。其中还有来自四川石柱的忠贞侯左良玉的三千白杆兵。

  这时传来了皇太极出关回盛京的消息。十几万鞑子在上京附近耀武扬威了一个多月,最后这一战臣前功尽弃,损兵折将,粮草辎重也丢的差不多了,看到明军勤王之师陆续赶来,皇太极只得打道回府。

  接下来,刘肇基成了密云总兵,从这一次战役之后,崇祯皇帝认识到了密云一带防守的薄弱,好几次,满清铁骑都是从这里突破的,因此又给刘肇基拨付几千兵马。

  林毅带着所部人马,也移居密云。知道这个刘肇基是卢象升看中的贤臣良将,历史上的他的确也很有作为,崇祯上吊之后,明朝灭亡了。刘肇基又在南京一带,随着南明的几个短命小朝廷抗击清军,从这方面说,他也属于大明的脊梁了。

  因此林毅还把山林之中私家营地的积蓄,全部搬到了密云,有粮食,有大炮辎重。加上这次,打败皇太极所得的战利品,全部装备了这支军队。

  刘肇基手下的这支人马现在已经达到了8000人的规模,但是这对一个总兵的编制来说,仍然兵员少的可怜,要知道大明的一个卫就有五六千人马。

  虽然兵员仍然不多,但是他们粮饷充足,除了火枪兵之外,还有一百多门红衣大炮,弹药充足,堪称兵强马壮,实力雄厚。

  现在的刘肇基,把林毅当成了参将,甚至副将来使用,绝不是一个小小的游击大统领。军中大事小情,什么事都跟林毅商量。

  不是刘肇基谦虚,而是他知道这个林毅论才论德,论战功,都在他刘肇基之上,只是他怀才不遇,生不逢时而已。如果此时有卢公相升在,林毅绝不只是一个小小的游击大统领,就他的功勋而论,至少得是一个参将或者副总兵,甚至破格就提拔为总兵了。

  在明代密云区地域辽阔,隶属于昌平州,地处边塞,境内主要是长城防线,是大明京畿的北疆门户。但是自明朝万历以来,边防松弛,将不修边,这里成了防守薄弱地带,尤其到了崇祯时代,满清铁骑,屡屡从这一带越过长城入侵中原。

  刘肇基带着林毅和祖克勇等人,视察了这一带的长城,在林毅的建议下,刘肇基拨付林毅3000人马,包括他原来的卫队和近千名关宁铁骑驻守喜峰口。

  从喜峰口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