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4章 人才收割机(第三更,求收藏)_回到过去做财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不对,应该是“科技强企”才对。

  “当然,你们也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在公司中也会给你们留下相应的职位,比如,公司的情报机构……”

  李毅安冲着柏林微笑道。

  在柏林看来他的笑容似乎是不怀好意的,应该说是有所图谋的。

  “你想建立自己的情报机构?”

  李毅安却是眼中含情,看着柏林,认真道:

  “确实如此,不过我手里没有专业人才,人才难得,来给我做事吧!”

  “第三帝国还没亡呢。”

  柏林叹口气道:

  “本来就是当个中间人的,你却偏偏想要我帮你组建情报机构,这种事情急不了,而且我一个人也不行,要先从培训人员开始,人员不培训好,活就干的非常糙……”

  想了想,柏林又说道。

  “等以后有机会,我帮助你物色一些专家吧,就是培训间谍的专家,第三帝国的间谍基本上都出自他们的学校。”

  间谍学校?

  三德子确实是人才济济啊。

  莫名的抽动了一下嘴角,李毅安说道:

  “行,就按你说的。”

  随后柏林又看着李毅安说道。

  “对了,你想赚钱吗?”

  “赚钱?”

  李毅安诧异的看着柏林,嘴角一扬,说道。

  “我是商人。”

  商人,当然想赚钱了,伱这么问,不是在污辱人嘛!

  “有一个生意,你敢做吗?”

  柏林的话有点意思,一个“敢”字,其中所的潜台词肯定是“危险”。

  危险与风险不同。

  危险是能要命的那种。

  可俗话说赚钱的密码都写在刑法里,面对赚钱的机会,李毅安又岂能没有兴趣。

  “说来听听。”

  “钨砂。”

  “什么?”

  “钨砂。”

  柏林再次强调道,

  “你应该知道,中国在战前出口了大量的钨砂,每年有几万吨,而现在每年只有几千吨,都是通过的飞机运出来的,现在“驼峰航线”的运力很充足,完全可以运出更多的钨砂,在中国,钨砂每吨只值1500美元。”

  钨砂是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德国的机械工业使用高强度的碳化钨车刀和钻头,而美国只能使用次等的钼合金。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克虏伯公司通过专利技术垄断了碳化钨的生产。另外钨合金也用于制造穿甲弹,德国对于钨砂的需求量极大,战争期间德国的钨砂全都来自葡萄牙和西班牙。

  为了削弱德国的战争潜力,英美开始联合买断了葡萄牙和西班牙所有的钨矿出产。由于盟国的大量抢购,钨砂价格已涨至战前的275倍,飙升至16800美元,盟国获得了其中将近一半的钨砂。

  尽管盟国抬高了钨价,然而他们有别的廉价来源——中国,事实上,伦敦的钨价并不是国际标准价格。而是局限于欧洲的高价,其它地区价格并不高。

  即使是德国愿意出高价,也买不到足够的钨砂,没有充足的钨砂,非但前线失去了性能优异的穿甲弹,甚至就连军工生产都受到影响。

  所以,柏林才会把主意打到李毅安的身上,曾经在中国工作的他,当然知道,战前中国是最大的钨砂生产国。

  看着李毅安,柏林缓缓道。

  “可如果你能把钨砂运出来,再运到欧洲,我们可以用17000美元的高价收购。”

  嚯!

  十倍的暴利啊!

  还不等李毅安从十倍的暴利中回过魂来,柏林又补充道。

  “而且我们愿意用黄金支付!”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