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2章 过江之鲫(祝各位大佬龙年大吉)_回到过去做财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门前,只梁振华觉得百感交集。

  放下茶杯,冯清云展开一张地图说道。

  实际上,确实也需要,毕竟,婆罗洲五大城市之间,不仅需要高速公路,还需要用铁路串连成为一个整体。

  坐了十几个小时汽车,从古晋港被接回来的新生们一个个拎着自己的行李,从大客车上走下来,用兴奋和胆怯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热情的老生们纷纷迎上前去,询问着新生们所属的系,然后帮本系的师弟师妹们拎着行李,带他们去各自的报道处报道。

  在冯清云讲解着高速铁路的优势时,埃泽尔并没有打断他,看着他时,眼神中充满了鼓励,对于他的构想,他是支持的。等到冯清云的话声落下之后,埃泽尔的脸上露出一股鼓励的微笑。说道,

  “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构想,也许,你可以准备一份详细的报告,我想铁路公司那边应该会非常感兴趣的,不过,你可以先准备一份演讲稿,在研究所的年会上发言,伱看怎么样?”

  尽管铁路公司的长远规划中将会建设环岛铁路,但也就是规划而已,南洋对于铁路似乎没有什么依赖——以长安、古晋、太平、永安、永宁为主的城市不是靠海,就是靠河,相比于铁路运输,船运更方便,成本也更低。只是需要多耗费一些时间。

  实际上也不轻闲,南洋虽然自己没有多少铁路,但却有自己的机车公司,从日本折来的工厂现在主要生产自用的电力机车以及铁路配件,市场也是以出口为主,毕竟,东南亚以及印度甚至唐山都需要大量的铁路器材。

  尽管在冯清云的想象中,未来南洋的家庭必定家家户户都有汽车,但仍然需要铁路运输。

  那些相貌出色的师妹们,尤其受到师兄们的欢迎,似乎,无论是什么时候,都是如此。而且这个时代,读高中的女生本就不多,能够进入南洋大学的更是屈指可数,永安大学在校生虽然多达一万六千人,可是男女生比例却高达20比1!

  “南洋的铁路未来应该是以客运为主。”

  一张船票,100元的南币,一個行李箱,就是他的全部家当。现在,能不能进入这所大学读研究生,就看接下来的面试了——虽然只要有国内大学教授的推荐信,就可以来南洋读研究生,但还需要通过面试。

  “同学,你们是哪个系的!”

  端着茶杯,冯清云又一次和埃里希聊起了他的构想。

  “显不显眼不重要,重要是的是能读研究生啊。”

  窗前有一盆绿萝,叶片肥大,精神饱满。

  绿萝前有两张办公桌拼在一起。中间堆着好多书,还有一台机械式计算机——尽管电子计算机在南洋的各个大学和机构里已经开始普及了。但是因为数量有限,不少机构仍然使用机械式计算机进行简单计算。

  “所以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