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5章 胡佛也说过(第一更,求订阅)_回到过去做财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里吹来的风,一辆地铁由远而近迅速驶来。

  “初来乍道,还没来得急细看,不过第一印象,就是长安繁华远超我之前的想象,也胜过外人描述,能以四年之力,便把此地建设的如此繁华,实在匪夷所思啊!”

  “南洋不同于其它地方,如果要进报社的话,需要通过保安局的身份审核,确定身份没有问题之后,才能入行。”

  二战后的婴儿潮虽然是生理上的需求催生,但本质上还是得益于疫苗以及抗生素的推广,才让婴幼儿死亡率才直线下降。

  作为记者的孙德昌一眼就看出了,这样宣传目的是为了什么。

  “好了,既然德昌兄来了南洋,现在南洋百业俱兴,到处都需要人,以德昌兄的能力,只要到职业介绍所登记,肯定能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

  咖啡馆里,李杰打量着孙德昌,说道。

  为了人口!

  而通过从德国、日本引进医护人员,现在南洋的婴幼儿死亡率直线下降到40‰,不仅达到欧美水平,甚至还略低于美国。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岂有此理,天下那有这样的道理,什么身份审核,身份有问题,能有什么问题!我看不过他们就是想堵天下悠悠之口!”

  “我寻思着能不能进报社,你知道在唐山,我就是做这个的,如果方便话,我想请您帮我引荐一下贵社的总编。”

  “你看,这里百姓关心的和唐山是不一样的,你看这个《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全篇都是实施工业经济建设,都是提高国民的收入,如果计划实现的话,人均收入将会达到600美元以上,德昌,这就是南洋!南洋之所以和其它地方不同,是因为这里不尚空谈,不尚其它,如果非要说他们在意什么,就是怎么样改变人们的生活,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哪……”

  李杰点头说道。

  “真没想到,南洋最关心的居然不是经济,而是人口。”

  “可不是嘛,四年,同样的四年,南洋翻天覆地的建设,唐山是覆地翻天的炮火……哎,只盼着战火能早日结束,让百姓能过上安生日子,唐山能够重新建设吧!”

  孙德昌的书生脾气顿时上来了,言语中尽是不满。

  “从嫂夫人只身带着孩子过来,我就知道早晚你总会来的,怎么样,对这南洋感觉如何。”

  “多子多福,谁不知道啊,这还用催嘛!”

  像日韩等国步入二十一世纪后,年青人甚至直接选择不生,那种畸形的生育观的形成过程中,官方占有很大责任。

  好友的恭维,让孙德昌笑了笑,说道。

  感慨之余,李杰看着面前曾经不愿意过来的老友,并没有问是什么让他改变了主意,而是岔开话题说道。

  看着书生脾气上来的孙德昌,李杰无奈的叹口气,说道。

  车门自动打开后,在乘客下车后,孙德昌步入了妻儿们信中不知重复了多少次的地铁。

  “德昌,南洋是南洋。”

  其实孙德昌的这个想法,在南洋也很普遍,毕竟,在这个时代一個家庭有八九个小孩是寻常事,一个家庭生五六个小孩都算是少的,没有办法,这个时代除了那怕就是欧美的死亡率也不乐观,就拿德国来说,战后婴儿死亡率最高时,甚至超过160‰。许多孩子因为疾病在婴幼儿时期就已经夭折,多生孩子本身就是一种保险。

  有了日韩等国的前车之鉴,李毅安才会主张把官方宣传的方式,建立正确的生育观,多子多福的传统加上官方的引导,势必会让南洋迎来人口上的大爆炸。

  步入地铁时,孙德昌好奇的张望着地铁站,长安地铁站,是亚洲的第二条地铁线路,二十多年前开始的东京地铁是亚洲首条地铁路线,但却是亚洲最长的,长达23公里的一号线与长安都市建设同时实施,沿着平安大道一路向西延伸。从妻子和孩子们的信中得知,现在地铁早就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好友的请求,让李杰立即变得有些为难起来,他说道。

  接过报纸,看着报纸上的新闻,孙德昌整个人都陷入了沉默,良久之后,他才有些固执的说道。

  “胡佛当年也说过这样的话……”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