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1章 农业技术改良(第一更,求订阅)_回到过去做财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壤养分……”

  学生的回答,让黄瑞采微微点了点头,说道。

  “对,这就是土壤调查的原因,南洋的气候环境很特殊,无论是橡胶、油棕,都是单一作物,即便是象草,也都是如此,土壤养分的流失土壤的退化会直接影响到它们的产量,所以,必须要有针对性的补充养分……”

  “老师,听起来就像中医看病一样,按方抓药,咱们也是在给土壤看病,然后按方抓药。”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思索片刻,黄瑞采说道。

  “对,没错,就是按方抓药,嗯,……这个也是看病开方,开的是……氮、磷、钾等矿质肥料,这不是一种肥料,而是几个肥料一起的……配方!对,就是配方施肥!”

  在说出这个名字的时候,黄瑞采和他的学生们并不知道他们开创了什么,他们只是在那里聊着天。

  就像过去一样,仅仅只是简单的四个字,就在很多人的心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未来他们必定会朝着这个方向进行研究,而这种研究最终也会给农业生产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配方施肥,老师起的这个名字倒是合适的很,可不就是配方施肥嘛!”

  在学生们欢声笑语中,黄瑞采一一询问着他们对“配方”的看法。

  有的学生提议,增施氮、磷、钾等矿质肥料能有效的改良红壤。

  “氮肥宜用粒状或球状深施,磷肥宜和有机肥混合制成颗粒肥后再施用。”

  “老师,还可以通过施用石灰以及合理耕作来改良红壤……”

  听着学生们的回答,看着面前这些年青的学生,黄瑞采的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两年前,他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在英国伦敦杰罗山土壤植保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土壤中多糖类的提取法及其对增进土壤团粒的效用”等4个课题。1948年即将回国时,原本可以继续在金陵大学执教。

  不过却收到南洋的邀请,邀请他协助南洋进行土壤调查,随着唐山的风云变幻,他的工作也发生了变化,从土壤调查到在古晋王家大学任教职,人生的变幻总是如此莫测。

  而最让他欣慰的是,相比于唐山,在南洋他所从事的工作更有成就感——研究成果会在第一时间,由公司推广到各个种植园,在南洋科学种植,从来不是一个空洞的名词,而是被切切实实推广的,仅仅在古晋的土壤研究所,就有几十名同僚一同研究土壤,以解决南洋土壤贫瘠的问题。

  虽然自然气候无法改变,但是通过科学的调查和采用相应的措施,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土壤条件的不足,而这也正是他们的工作。

  工作间隙,黄瑞采坐在树荫下休息,喝着自带的茶水。他望着忙碌着的学生们,他的脸上带着若隐若现的笑容,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希望,未来通过他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