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7章 瑞士与意大利 (五千字的大…_法兰西179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另一时空习惯于强硬军人做派的拿破仑皇帝不一样,出身于外交学院的安德鲁,其行事手段就圆滑太多。此外,他始终坚持一点,“战争不过是政治的一种延续”。能以和平方式来解决的,就尽量不要诉诸于武力,或是大规模的使用武力手段。

  尽管总参谋部与军委会依照执政官的意见,已经在莱茵河前线部署了3个军团,20多万的法军精锐,但安德鲁在两委员会与其他工作委员会的联合听证会上,一再明确表示,除非是受到了威胁,法国-军队并不打算越过莱茵河与神圣罗马帝国作战。

  即便是打,那也仅限于美因茨一地及周边。因为这个巴掌大的小城市,不仅位于莱茵河的左岸,法兰西的天然疆域内,而且有着太多的象征意义。

  诸如:第一次反法同盟协定的签署地,流亡贵族的第一个聚集地,第一个姊妹共和国的诞生地,法兰西军队的第一个伤心之地,等等。

  所以,无论是基于法兰西的国家战略,还是各种象征意义的必然终结,安德鲁自然是不可能将美因茨置之不理。而且,还要在11月之前拿下这个城市,为下一步的和谈做好准备。

  反倒是在阿尔卑斯方向,热月政-府延续了之前的外交策略,派出特使告诉瑞士人,只要这一片“高地民族”(安德鲁竭力将瑞士与德国做区分)能够持续保持中立,并让所有的外国-军队和法国贵族流亡军离开瑞士,法国国民公会将与瑞士邦联议会达成一揽子的和平协定。为此,安德鲁甚至表示愿意裁撤瑞士军团(阿尔卑斯军团),以示和平的诚意。

  无他,18世纪晚期的瑞士实在太穷了。

  看完了法国测绘局、外交部门及军情局对瑞士各邦的资源调查之后,安德鲁再度确信在阿尔卑斯山作战,对于法国而言根本就是得不偿失。

  现在的问题,是瑞士邦联的领导人施泰格尔不知为何,就是看西边的共和国很不顺眼。从1794年到1795年期间,这一年里连续数次拒绝了“安德鲁法国”的和平建议。与此同时,瑞士境内的德意志联军已多达2万,这还不包括3千贵族流亡军的存在。

  尽管安德鲁一贯在山地国度的关系上,坚持“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原则。但目前看来,缺乏武力威慑的外交效果非常差。

  既然瑞士领导人坚持不妥协,那么共和国执政官也决定不客气了,他默默扔掉了手中的胡萝卜,抽出背后的狼牙大棒,准备敲打不知趣的“瑞士罪人”。

  从今年4月以来,巴黎不断增强阿尔卑斯军团的实力,包括将总兵力从2万增加到4万。在必要的时候,前线部队还将得到2到3万援军。不久,安德鲁将功勋卓著的儒尔当将军调往瑞士军团担当总指挥。

  不仅如此,安德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