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章 谁?_裁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活到下一次收获的时候,而大部分的普通人,就只能等死。

  一年天灾,是灾难。

  连续两年天灾,就是毁灭。

  如果连续三年发生大规模的自然灾害,那么,就算是帝国的顶级贵族,都要成为面黄肌瘦的难民。他们或她们那不沾阳春水的双手,会在泥地里耕种,因为那个时候,已经没有人能为他们干活了。

  能够活下来,就已经是运气了。

  这就是人类在救赎之地生存的现状。而斐烈帝国,位于救赎大陆的西南方向,环境更加恶劣。

  三百年的和平,让救赎大陆的人类休养生息。

  而人口的增加,对于粮食紧缺的斐烈帝国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帝国之所以维持如此庞大的军队,只不过是帝国需要军队去开疆扩土,去寻找更多的粮食和资源,来养活帝国不断增长的人口,或者说,让他们死去。

  死人是不会浪费粮食的。

  而战争,是消耗人口的最佳方式。

  这是自然界的另一种优胜劣汰,是保持自然平衡的手段,同时,也是维持帝国统治和贵族们奢靡享受的必要措施。

  贵族们不需要太多的人口。他们只需要耕种土地的必要人口就行了。如果八个人能够干完所有的活儿,他们就不会养活十个人。如果一个人就能干完,那就更好了。他们将有更多的财富供自己挥霍享受。

  而多余的人口,他们就用于发动战争。

  这是斐烈帝国的传统,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必要的战争,就像是贵族之间打一场牌。

  如果能在牌桌上赢钱——例如吞并邻近的某个小贵族,没有人会说什么。大家只是会当作一个谈资,就像牌桌上分析上一次出牌的对错一般。他们或许会羡慕赢家又得到了多少,但绝不会去想那些被打出去的牌。

  或者说,那些死去的人。

  现在,斐烈帝国国内的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

  在征服了西北的蛮族之后,国内已经找不到可以发动战争的地方,也再找不出一丁点可供开垦的土地。

  因此,彼得一世把战争输出到了索兰帝国。

  和贫瘠的斐烈帝国比起来,索兰帝国可耕种的土地要多一些。尤其是南方的卢利安行省,临近海洋,加上几个产粮区的存在,简直就像是天堂。

  彼得一世早已经对邻国的土地垂涎三尺。而眼见兰里斯人企图利用迎娶艾蕾希娅公主的方式兵不血刃的夺取索兰帝国的控制权,他知道,如果再不动手,那就没机会了。

  再拖下去。他不但要面对一个更强大的对手,而且。国内越来越多的叛乱,会让他宝座下的火山口彻底喷发。

  彼得一世是一个铁血帝王。

  他依靠流血登上皇位,也依靠流血统治帝国。恐怕就算死,他都会用流血来举行自己的葬礼。

  于是,他下达了全面进攻圣索兰的命令。

  斐烈军在攻入索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