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72章 危机中的机遇(第二更,求订阅)_回到过去做财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72章危机中的机遇(第二更,求订阅)

  其实,无论如何,产业转移都是必须进行的。

  事实胜于雄辩,那怕是千方百计的想要阻止,也无法阻止市场的选择,市场是最残酷的,同样也是最真实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南洋人不会也不可能从事低附加价值的工作,比如最简单的平价服装的生产与制造,靠成衣制造、玩具制造以及其它诸如此类的产业,南洋永远不可能发展成为和美国、苏联竞争,甚至齐驱并进的现代化强国。

  “有些工作是必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淘汰的,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就像内燃机淘汰蒸汽机一样,最终内燃机也会被淘汰,毕竟油价太贵了……”

  虽然话声嘎然而止,但是在空荡荡的书房之中,却不会有别人回应他,

  从那张宽大柚木书桌旁站起身,穿过房间,走到南墙的玻璃窗跟前,

  从官邸大街上观察的话,人们实际上看不到隐藏的花园背面的办公室的,即便是如此窗户仍然早就装上了厚达20厘米的防弹玻璃,以防止有狙击手试图进行远距离射击。

  在整个70年代,昂贵的石油所带来的经济衰退,就像梦魇一样笼罩個整个西方世界。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生产力增长都明显放慢,甚至直接负增长。

  所以现在相比于开采石油,李毅安更倾向于完善发展石油化工业。毕竟现在石油开采的越多,将来进口的越多。而将来的石油更值钱。

  他所关心的是南洋的经济。

  其实,他并不怎么关心石油危机给中东带来的改变——石油危机之后,巨额财富潮水般涌入中东,仿佛一夜间,中东产油国就从赤贫过渡到了暴富,由此产生了所谓的“中东土豪”的名词,从此之后中东土豪简直就成了富豪的代名词。

  石油是一种矿产品,像所有的矿产品一样有自己的价格。这种价格基本上受两种因素控制:其一是在世界经济工业发展,这种矿物的必须性;其二则是这种资源的稀有性。

  没办法,因为石油这玩意,储量是有限的。南洋现在的石油够用,但是将来必定需要大量进口,毕竟,几千万辆,甚至上亿辆汽车在那里摆着。

  毕竟面对石油危机,各国建立的石油储备总量是极其有限的,虽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缓解压力。

  正在踱着步子的,李毅安就这样来回在办公室里踱着步子,所有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他想事情时的习惯。

  “即便是建立石油储备,也不能从危机中置身事外,石油危机,石油危机……”

  但是所发挥的作用却很有限,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同时李毅安站在里,也只能看到官邸花园的景色,不过双眼凝视着窗外的李毅安,却感觉自己能够看到长安的繁华。

  在另一个世界,石油危机中,战后经济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